Category: Religion

小乘與大乘有什麼區別

https://www.linkedin.com/posts/jen-long-liu-121629117_%E5%B0%8F%E4%B9%98%E8%88%87%E5%A4%A7%E4%B9%98%E6%9C%89%E4%BB%80%E9%BA%BC%E5%8D%80%E5%88%A5-%E6%B7%A8%E7%A9%BA%E8%80%81%E5%92%8C%E5%B0%9A%E9%96%8B%E7%A4%BA-%E4%BD%9B%E6%98%AF%E5%85%88%E8%AC%9B%E5%B0%8F%E4%B9%98%E5%9F%BA%E7%A4%8E%E5%A5%A0%E4%B8%8B%E5%8E%BB%E5%86%8D%E8%AC%9B%E5%A4%A7%E4%B9%98%E5%A4%A7%E4%B9%98%E7%B5%82%E6%A5%B5%E7%9A%84%E7%9B%AE%E6%A8%99%E6%98%AF%E6%88%90%E4%BD%9B-activity-6706374583685140480-Wleb|淨空老和尚開示佛是先講小乘,基礎奠下去再講大乘。大乘終極的目標是成佛,小乘最高的品位,阿羅漢。這個大乘小乘從印度傳過來的。中國人從大乘入手沒有問題,為什麼?中國有儒道,儒道代替小乘,所以中國人學大乘教那麼容易,他有儒道做根基。如果沒有儒道就要從小乘,要用小乘經典。可是中國的儒跟道跟小乘是平級的,但是比小乘講得簡單、講得扼要,不需要小乘那麼長的時間,可以縮短,小乘一年兩年就學完了,他就直接可以入大乘,方便在這裡。小乘跟大乘不一樣的,小乘很多沒放下,大乘要徹底放下,那個很難。放下,放下起心動念,我們眼見色,在見色的時候跟不見色的時候,同一個境界。就是說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有起心動念,凡夫。所以大乘難,一念不生,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沒起一個念頭。人家問問題,隨問隨答,不是我想一想再答覆你,不是的,他沒有想的;想,你就凡夫境界,你就墮落到凡夫去了。大乘裡面所講的,現在科學證明了,經典告訴我們這宇宙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教你放下。眼見色,耳聽聲音,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實際上一切都明瞭、都通達,他是這麼進去的。如果你起心動念,障礙了,你沒辦法解佛的意思,佛跟你講的也是白講,你不是這個根性,佛知道!佛一見面就曉得,然後跟你講的話是應機得度,很容易。講的話,我們聽到好像懂得,其實不懂,他們的對話是契入境界,我們聽話是聽他們兩個人在談話,入不進去。什麼原因?你沒有放得乾淨,你放了一些,還有一些,所以你還是有障礙。開悟,是自性,自性覺,覺了什麼都明瞭,一覺一切都覺。為什麼說是假的,全是假的?時間不是真的,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一個是空間,一個時間,空間跟時間都是假的,都是人的錯覺,十法界都有錯覺。但是十法界接觸的相不一樣,入這個境界的人知道,不入不知道。你說佛告訴我們這一彈指,一秒鐘,這個房間的現象,人、事、物,產生變化了。前一念跟後一念,我們不知道,開悟的人知道,是一念不是二念,一念他就見性了。他還有妄念、還有過去、還有未來,他就迷在一念裡頭,出不來了,這叫小乘教。一念就開悟了,馬上就把妄想、分別、執著一刀兩斷,這是證大乘。現在量子告訴我們,也是講的一秒鐘有多少念頭?跟大乘講的差不多,數目字大,無法想像。是因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是畫面,畫面從哪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是妄想,妄想才有十法界,才有時間、空間。妄想沒有了,時空沒有了,這跟科學接近,所以佛法確實是科學,不是假的。恭錄自 2018/11/23餐後開示 巴黎精舍

五福臨門是哪五福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25E4%25BA%2594%25E7%25A6%258F%25E8%2587%25A8%25E9%2596%2580%25E6%2598%25AF%25E5%2593%25AA%25E4%25BA%2594%25E7%25A6%258F-jen-long-liu/?trackingId=p055spXfEbKHbvuzJ1YFYA%3D%3D 五福臨門是哪五福 五福的說法,出於《尚書· 洪範》。 第一福是“ 長壽” , 第二福是“ 富貴” , 第三福是“ 康寧” , 第四福是“ 好德” , 第五福是“ 善終” 。 亦即壽、富、康寧、好德、考終命。

嫉妒是很嚴重的障礙

https://www.linkedin.com/posts/jen-long-liu-121629117_%E5%AB%89%E5%A6%92%E6%98%AF%E5%BE%88%E5%9A%B4%E9%87%8D%E7%9A%84%E9%9A%9C%E7%A4%99-%E6%B7%A8%E7%A9%BA%E8%80%81%E6%B3%95%E5%B8%AB-%E5%AB%89%E5%A6%92%E6%98%AF%E5%BE%88%E5%9A%B4%E9%87%8D%E7%9A%84%E7%85%A9%E6%83%B1%E9%80%99%E5%80%8B%E7%85%A9%E6%83%B1%E6%98%AF%E8%88%87%E7%94%9F%E4%BF%B1%E4%BE%86%E4%BA%BA%E4%BA%BA%E9%83%BD%E6%9C%89-activity-6698787501588414464-gLUF 淨空老法師:嫉妒,是很嚴重的煩惱,這個煩惱是與生俱來,人人都有。別人的智慧比我高,能力比我強,我要敬重他,不能有妒忌。你有妒忌,你就造業了。為什麼說是造業?因為你心裡面常常想的、常常牽掛的,那是你心之所住,這裡面就分十法界。如果你心裡常常想著慳貪,那你就是住餓鬼道——身現在還沒有住在餓鬼道,心已經安住在餓鬼道了。你想做個好人,你自以為是好人,如果你真妄、邪正、是非、善惡都辨別不清,糊里糊塗的,你的心就住在畜生道。如果常常懷著嗔恚、嫉妒,那就是地獄道,心住在地獄道,所以小孩從小要教、要提醒他不要有嫉妒。 看到別人有好事要隨喜,我們不但不嫉妒,要盡心盡力地幫助;我們沒有能力幫助,要讚歎、要表揚。普賢菩薩教給我們隨喜功德,隨喜的功德跟修功德的人是一樣大。他做善事,我們隨喜,他得多大的功德,我們得的功德跟他一樣大。嫉妒,在菩提道上,這是很大的障礙。你學佛,不懂得隨喜,你還有嫉妒,這是你修學沒有根基,學不得受用。真正修學有根基、得受用,就像佛講的,不但沒有嫉妒、沒有傲慢,還能修隨喜功德,看到才干比我高的決定能夠讓賢,不會去競爭。你做得比我好,我應當讓你,權位都讓給你,為什麼?人民得福,社會得福。能夠為眾生想、為社會想、為人民想,你就會讓了,這個道理我們要懂。能夠讓賢,這是大德,這是大成就,為什麼?別人的成就,就是我自己的成就。我自己不如人,居這個權位,不肯讓人,害眾生!你們想想因果,因果就是墮地獄。我能讓給別人,別人做得比我好,比我更有成就,就是我的成就。在佛門裡面,印宗跟六祖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印宗在南方是當時的高僧大德,他的徒眾不知道有多少,遇到六祖之後,他給六祖剃度。印宗是六祖的剃度師,他知道惠能德行、修持在他之上,剃度之後,反過來拜惠能為師。印宗把地位讓給他,讓惠能大師在南方教化一切眾生,你們想想,那個成就到底是惠能大師的成就,還是印宗的成就?實實在在講,從形式上看,是惠能大師的成就;從實質上看,是印宗的成就,印宗決不在惠能大師之下。世間法裡面,管仲是齊國的宰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他得力於鮑叔牙。如果沒有這個好朋友給他推薦,他的才幹不能發揮,對於國家民族沒有這麼大的貢獻。管仲的成就其實是鮑叔牙的成就,他們的成就是相等的。佛法教給我們修隨喜功德,隨喜功德是對治驕慢、嫉妒這個毛病的。我們現前社會裡面,無論在世法、在佛法,總是居在自己的位子,到死都不肯讓,這是絕大的錯誤!

邪淫之惡報,如影隨形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25E9%2582%25AA%25E6%25B7%25AB%25E4%25B9%258B%25E6%2583%25A1%25E5%25A0%25B1%25E5%25A6%2582%25E5%25BD%25B1%25E9%259A%25A8%25E5%25BD%25A2-jen-long-liu/?trackingId=kfn8Q%2B0B35vrPWnHqGs5Gw%3D%3D 邪淫之惡報,如影隨形 明朝寧波地方有位叫孫道的讀書人,因家裡貧窮,就靠著教導孩童讀書,作為生活的經濟來源。後來連這份職業也不保,於是寄身到塘西張氏家,幫忙抄抄寫寫,換取衣食。有一天深夜,張家有一婢女,偷偷的跑到孫道的房間,孫道知其來意,嚴詞的拒絕。而這情景,卻被張家的私塾老師看見,老師就私下招婢女相會。到了端午節時,該名老師疽瘡發作,無法痊癒,這時主人只好請孫道升任老師。

不知布施是一種畸形

有位信徒向默仙禪師說道:“我的妻子慳貪吝嗇,對於好事,一財不捨,你能慈悲到我家去,向我太太開示,行些善事好嗎?”默仙非常慈悲地答允。當默仙到達信徒家時,信徒的妻子出來迎接,但一杯茶水都捨不得端出來供養,禪師就握著一個拳頭說道:“夫人,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這樣,你覺得如何?”夫人:“如果手天天這個樣子,這是有毛病,畸形呀!”“這樣子是畸形!”接著默仙禪師把手伸張成一個手掌,問道:“假如天天這樣子呢?”夫人:“這樣子也是畸形!”默仙禪師立刻道:“夫人!不錯,這都是畸形,錢只知道貪取,不知道布施,是畸形。錢只知道花用,不知道儲蓄,也是畸形。錢要流通,要能進能出,要量入為出。”這位夫人在默仙禪師巧妙比喻之下,對做人處事和經濟觀念,用財之道,了然於心了!世間上有人過分貪財,有人過分施捨,均非佛教中道之義。慳貪之人應知喜捨結緣乃發財順利之因,不播種,怎有收成?布施之人應在不自苦不自惱情形下為之,否則即為不淨之施。默仙禪師以掌為喻,實有至理。國際佛學網

Instant Karma

https://www.bookforum.com/print/2702/buddhist-portrayals-of-unending-human-suffering-24037 Buddhist portrayals of unending human suffering Jess Row LATELY, FOR OBVIOUS REASONS, I’ve been preoccupied with suffering and death—when I’m following the news of the pandemic, but also in…

虛榮心把自己給整死

蔡禮旭老師:大家要了解,這些放縱欲望的人,很可能是把他的享樂建築在親人的痛苦上。現在多少年輕人不懂事,農民子弟去讀了大學,哇,情人節帶自己的女朋友去吃飯,幾百塊錢,那都是父母的血汗。我有一個長者,他還沒有結婚以前談對象,他就說,看那個女朋友都吃一點點,挺好養的,就娶回家了。結果娶回家之後開悟了,飯很便宜,衣服很貴。沒事陪太太去百貨公司,當太太站在名牌衣服前面流連忘返,真好真好!他的心髒加快,咚咚咚咚,太太走吧走吧。不然太太一說買了,一刷,一半的薪水就去掉了。那我們當太太的這個快樂不就建築在丈夫的痛苦之上嗎?這是不對的。那我們繼續再思考,請問大家,買一件衣服快樂多久?這個值得考慮吧,花那麼多錢到底有沒有得到快樂。依照我的民意調查,你比方很在乎穿新衣服給人家看,她買了衣服以後,趕緊隔天穿到辦公室去,然後開始走model(模特)的步伐,要給人家看。走了老半天沒有人注意她,她非常的生氣,終於忍不住跑到一位同仁的面前:你看我今天有什麼不一樣嗎?這個同仁缺條筋,有嗎?有嗎?還看不出來。所以她不只沒有快樂,還氣得半死。因為你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眼光,隨時會從快樂變成痛苦。而一般穿了一次要炫耀給人家穿的,不敢穿第二次。怕人家說,上一次穿過了,這個退流行了,笑死人。這個不行,這個退流行,我得買新的,不然會笑死人。這些人太浮躁,不夠冷靜。為什麼?笑死,是他死,又不是我們死,有什麼關系?所以為了一個虛榮心,把自己給整死。告訴大家,不只把自己整死,把全家人都搞得雞飛狗跳。比方孩子的成績到處比,“每天你多丟我的臉,氣死我了。”孩子讀得面黃肌瘦,為什麼?母親的欲、利,壓在孩子的身上,攀比。尤其當老師的人,特別喜歡拿孩子攀比。我不是說你們,我是說別人,你們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