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很不容易覺察,但是它對修行又是極大的障礙
定弘法師:
修行,《楞嚴經》提到,有傲慢就容易著魔。增上慢是大魔,往往自己還不知道,還以為自己很對,這就是增上慢。發展下去到最後呢——自以為是。不能聽取別人的意見,人家來勸諫都不能接受,我行我素,按照自己想的方法去修,修到最後就著魔了。這個情況我們也看到,真有不少。
我早年認識的一位老修行,他學了一輩子佛,無量壽經背的爛熟,還能講,同修對他也很尊重,因為他是老修行,法器也敲的好,能夠領眾念佛作維那。但是最後常常發脾氣,脾氣很大,跟他的太太經常鬧矛盾,最後走了相很不好。這都屬於增上慢,以為自己修的很不錯,所以就不能踏踏實實來檢點反省改自己的毛病習氣。不僅佛法強調對治傲慢,連孔子都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傲慢是修行的大障礙。
首先我們能夠發現才能對治它。這往往是最難發現的。從別人身上發現傲慢,就能反觀自己有沒有傲慢,你去留意,傲慢的人有些什麼特點?想想自己有沒有?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特點如下:
(一)、比較自以為是,不會輕易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他也不會主動去問別人“我有什毛病?我需要怎麼改進?請你幫我提……?有沒有這麼問過人?如果沒有,想想可能有傲慢了,甚至如果有人跟你提你有什麼毛病習氣,你是不服,你還會辯解,心裡是抵抗,可能表面上“不錯,謝謝你給我提的”心裡不以為然,裝出個好學的樣子,實際上那還是傲慢。
(二)、還有在公共場合,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不能夠審時度勢,看看講話場合適不適當?喜歡表現自己,甚至炫耀自己,也是傲慢的特點。
(三)、還有呢,作事下決定的時候,不會跟別人徵求意見。自己決定了,立刻就做,不問問別人,特別是有經驗的人,長者長輩,都不去請教。
(四)、在禮節上有缺失。見到人比較冷淡無禮,更不能主動跟人家行禮打招呼。尤其對長輩,見面了或者離開了,都不夠禮數,都是屬於傲慢,這些都要細細思維。
(五)、觀察別人就要想著自己,最重要的是改自己的毛病。“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這都是孔子教導。
假如一天下來沒有能夠反省自己的毛病習氣,這就是最大的傲慢。為什麼呢?人非聖賢誰能無過。你還沒有成聖成賢之前,肯定會有過失,要是自己沒有過失,那是你自己粗心大意,傲慢!傲慢障礙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見自己的毛病。古人改過,春秋時期蘧伯玉,認真改過自新,到50歲了,反觀自己前49年,還能反觀自己很多過錯。天天都在改過,哪有說沒有過錯。覺得沒有過失就是最大的過失。傲慢!
(六)、在真正努力改過省查自己的人,他沒有功夫去看別人的過錯。如果還能看到別人有過錯的人,這個人就是有傲慢心。他只有自己的過錯沒有別人的過錯。
(七)修行最怕增上慢。它起源於哪裡呢?起源於自己——有所得的心。
比如“我看到了殊勝地方,西方極樂世界,我見到阿彌陀佛了”很高興很歡喜這都是有所得的心。這種心如果不控制,很容易發展成增上慢,甚至會著魔。最好的方法見如不見。慧遠大師一生見到三次,從未跟人說,何等的定力,見如不見。心動了,覺得很好,你把它理解成佛的境界,好境界了,這是妄想,一有這種妄想,入邪途著魔了。修行用心很重要,始終要保持自己的清靜心,如如不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恭錄自《修行與生活座談會》第177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