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hevalue101.com/article.php?id=88827

經常聽人說:“什麼格局,就什麼人生結局。”

就有人問了:既然格局決定結局,那麼什麼決定格局?

答案是,認知。

認知水平,才是一個人看待世界的底層邏輯。

人與人最大的差別,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也不是格局,而是認知水平。

一個人痛苦的根源:認知不夠

弗洛伊德在他的《夢的解析》裡,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主人公是一個女孩,在父親的葬禮上,看到一位帥氣的男子,令她心動不已。

她很想再見到這個男子一面。

沒過多久,女孩的姐姐被人殺害,經過警方的調查,結果令所有人都咋舌。

大家都想像不到,兇手竟然就是妹妹。

到底是怎樣的深仇大恨,讓她對親姐姐痛下狠手。

作案動機出來,更是令人“哀其不幸,怒其愚蠢”。

她的作案動機僅僅就為了再見那個男子一面。

很多人想不明白,想認識那個男子有很多正常的辦法,為什麼要用這樣殘忍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方法。

最後,弗洛伊德一語道破:

女孩殺掉姐姐的動機,你如果詢問正常人,正常人根本猜不到。就算你告訴他,也轉不過勁來——

可如果你去監獄裡,問那些殺人犯,所有的殺人犯,想都不用想,脫口就能說出女孩殺姐姐的動機。

認知水平,影響人的意識和行為方式;

一個人的行為方式,進而導致截然不同的人生。

認知,幾乎是人與人之間的本質差別,同時也造就人與人之間的壁壘。

英國作家艾特溫·阿博特的科幻小說《平面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小說裡描寫了一個只有兩維的世界,名叫平面國。

在這裡,一切都是平面的,國土是平面的,山川河流是平面的,連人也是平面的。

更引人思考的是,書裡還有零維國、一維國、二維國和三維國的爭論:

平面國中的人啟發一維國的人左右移動被斥為一派胡言;

三維世界中的人啟發平面國的人上下移動也從未成功;

而零維國(就是一個點)的人乾脆認為他就是整個世界……

認知不同,難以相融;

井蛙無法想像大海的波浪,夏蟬也永遠理解不了冰花。

一個人的認知,便是他的牢籠。

我們永遠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同樣也辦不到認知以外的事情。

一個人痛苦的根源:認知不夠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決定了他看問題的深度;

一個人看問題的深度,決定了他解決問題的能力。

面對問題,認知層次低的人,只能解決淺層問題,而認知水平高的人,能夠直達本質。

有段時間,有位朋友總是很苦惱。

每到下班時間,領導總是扔給他一個方案,讓他加班趕出來。

他很想拒絕領導,但是又說不出口,每次都是帶情緒地工作。

這樣的結果是,既沒有做好工作,跟領導的關係也處得很差。

他過來問我怎麼辦。

我就給他講了楊天真的故事。

工作最忙的時候,顧不上吃飯和睡覺,這對楊天真來說是常有的事情。

她的媽媽很擔心,總是打電話囑託她:

“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工作再重要,也不能犧牲健康。“

楊天真當然理解媽媽的關心,但她認為工作和健康絕不是對立的。

這個問題的本質,該是考慮更多的是當下的人生階段和排序情況。

如果你還年輕,想為自己的人生拼出一番成績,那麼奮鬥就是第一位;

如果當下的健康狀況不太好,那麼,就要把健康放在首位;

而且,每個人的人生排序不一樣,有人覺得工作能讓自己滿足,有人喜歡下班後的生活。

楊天真思考這個問題的方式,不是單一地聽從別人,或反對別人。

而是用兩個維度分析了自身需求,最後做出讓自己滿意的選擇。

認知層次低的人,困於淺層問題;

認知層次高的人,解決深層問題;

聽過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人與人比拼的,是對一件事的理解和洞察。”

花一秒鐘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才明白過來的人,自然過的不是一樣的人生。

一個人痛苦的根源:認知不夠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兩個少年做了好事,神靈為了獎勵他們,答應幫助他們各自實現1個願望。

其中一個少年許下的心願是擁有很多很多錢;

另一個少年的願望是擁有超出常人的智識;

兩個少年的結局也令人深思。

擁有巨額財富的少年,無法駕馭這麼多錢,到最後揮霍一空,幾年後再次一貧如洗;

而擁有智識的那位少年,沒過幾年就變成了富翁,即使途中遭遇破產,少年還是憑藉自己的能力,再次成為當地有名的有錢人。

雖然這是一個有點神化的故事,好在,認知水平不是一種神化的能力。

格局的視野也許一時之間很難拓展,但是認知水平卻可以通過聯繫被培養出來。

只要開始思考,你就正在改變。

神經語言程序學者羅伯特迪爾茨把人的認知分為6個層次:

分別是環境層、行為層、能力層、價值觀層、身份與願景層;

一個人痛苦的根源:認知不夠

認知處於環境層:

人會把一切問題外部歸因化,一切都是別人的原因,都是因為環境不好,才導致如此惡劣的命運;

這樣的人,通常都表現為愛抱怨,或者“祥林嫂”,只知怨懟別人,不思進取改變自己。

認知處於行為層:

相對於外部歸因,認知處於行為層的人通常把問題,歸咎於自己的行動力不足;

他們比較相信,我現在不夠幸運,是因為行動力不足,我現在還沒幸福,是因為做的還不夠;

但他們沒有思考過,怎樣努力更有價值。

認知處於能力層:

這一層次的人,會覺得自己的問題是能力還不夠,能力不夠的表現是不停地學習新知識,用思維和知識武裝自己。

認知處於信念層/價值觀:

就會思考什麼是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他們專門做對的事情。

認知處於身份層:

他們會更多得關注內心最本質的問題:“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思考清楚這個問題,他們會為自己配備相應的思考模式和行動模式。

認知處於願景層:

他們更多地會去思考“我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是什麼樣的?我如何能改變世界?”

處於這一認知水平的人,關注的是人類願景這樣宏大的命題,他們的工作就是為人類大部分人服務,幫助大部分人改變命運。

處於這一層次的人,往往都是為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比如袁隆平,比如張桂梅。

這個認知體系裡,大多數人解決問題可以參考的思考體系:

也就是說我們要思考為什麼做,要怎麼做,以及要去做這三個問題。

1.為什麼做:

凡事多追問幾個為什麼,一般情況下就能追問出問題的本質。

舉個例子:

我為什麼不想工作?因為工作很累,工資很低。

為什麼工資低,為什麼那麼累?因為能力還不夠。

為什麼能力還不夠?因為工作能力在專業方面還有提升的地方?

2.要怎麼做:

通過拆分目標,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大目標往往很難完成,但當把它拆分成小目標,越細越好,這樣你會發現,沒什麼不可以做到的事情。

接上面的例子:

我在專業上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專業能力和表達能力。

這兩項能力可以怎麼提高?專業能力可以尋找相關課程學習,或者找身邊的牛人學習;

表達能力需要多聽優秀的表達者是如何表達,另外還需要多練習。

3.要去做:

“要去做”意味著去執行,為了避免低質量的勤奮,我們就需要確保方向、方法的正確。

根據“如何做”層面推導出來的方法論,朝著對的方向去執行,才有進步的可能。

再漂亮的理想,只有真的去執行,才有現實意義,否則都是海市蜃樓般的泡沫。

以上思考模式的三角模型,被貫徹到思考以及行為模式中,足以讓一個人從平庸中突出出來。

畢竟,大部分人行動程度之低,根本輪不上拼思考。

你只要深入思考一些,在行動力上強一些,就贏過大多數人了。

非常認同高爾基的一句話:

懶於思索,不願意鑽研和深入理解,自滿或滿足於微不足道的知識,都是智力貧乏的原因。

大多數人不是真的認知水平低,而是不願意改變。

對他們來說,思考是痛苦的,行動是冒險的,改變是很難的,即使當下是痛苦的,但也是安全的。

如果不願意繼續停滯於痛苦,那麼改變就是唯一的答案。

你不畏改變,大步向前,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By admi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