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hevalue101.com/article.php?id=65039
普通人和高手的差距在哪裡?
在於做任何事情時,都擁有“選擇權”。
這能讓自己永遠處於主動,從普通走向優秀。
高手和頂尖高手的差距在哪裡?
在於保留主動的同時,還能把“選擇權”交給對方。
這是真正的優雅,也是高級的合作。從優秀走向極致。
— 1 —
一次不快
我自己做公益,接觸過很多公益團隊。
有時候大家會幫助山區的小孩子,給他們寄一些書本、文具用品、衣物,或者去支教。我都覺得很好。
但是,我也聽到有些人很喜歡說:
我要讓山區的孩子們,從小接受正確的價值觀。
聽到這樣的話,我心裡就很難受。
有一次,我忍不住說:誰給你的膽量,給這些孩子輸出價值觀?
你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價值觀嗎?你的價值觀就正確嗎?你的價值觀適合這些孩子嗎?
我們常常把自己認為一定是對的東西,強加給別人。尤其是不分場合不分情境地強加給別人。
你認為的東西,很可能是錯的。
比如:不能待在山區,一定要到大城市去。
這句話,大多數時候是正確的。但是,不一定對每個人都正確。
有些孩子可能願意留在山區建設家鄉,照顧父母,或者有自己的考慮,但是就有的人喜歡把山區的孩子,接到大城市來,在家裡住一段時間。
“你來大城市看一看,你一定會喜歡大城市的。”
通常,他們也有自己的孩子。
這些家長雖然對山區的孩子也很好,但是,他們往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讓自己的孩子看看,山區的生活是多麼艱難和困苦。
家長其實更想讓自己孩子意識到,你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你要感到幸運,要好好努力。
這個目的,有時甚至以公益的做法,被家長悄悄藏了起來。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當這個孩子回到山區,從此就過得不好了。
為什麼別人不會餓肚子?為什麼別人能夠接受好的教育?為什麼別人能夠買得起想要的玩具?
心理的不平衡,會讓他們的成長遇到巨大的障礙。
每次看到這樣的事情,我都特別難受。
我說,你去幫助孩子們時,可以展現自己作為“擁有這樣價值觀的人”是如何為人,如何做事的。
孩子們如果喜歡,自然會被影響。
但是,不要輸出價值觀。你認為一定對的東西,有可能是錯的。甚至會傷害到他們。
尤其,更不要有其他目的,夾帶私貨。
你選擇提供幫助,很好。但是對方也可以選擇,要不要接受你的幫助。
永遠把選擇權,交給對方。
— 2 —
三個場景
所以,你也知道,人才培養,親密關係,教育孩子,都是如此。
我們總說“為你好”,安排超負荷的工作,強制參加活動,公司是培養你,卻忘記員工真正想要的休息和自由。
我們總說“為你好”,你不能夠這樣這樣,只能那樣那樣,我都是為了你,卻忘記對方真正想要的問候和溫暖。
我們總說“為你好”,你應該多學這個課,多上點那個班,我這是為你好,卻忘記孩子真正想要的關心和陪伴。
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總有離職的“員工”,總有離你而去的“伴侶”,總有學壞的“小孩”。
我們看似提供了很多選擇,但是對方從來就沒有選擇。
我們從來也沒有把選擇權,真正交給過對方。
— 3 —
兩個建議
所以,我有兩個重要的建議,與你分享。
第一,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把“給予”變成“申請”。把選擇權交給對方。
比如在地鐵上,有位老人站在你的對面,你想讓座給她,怎麼辦?
站起來把她往座位推,你坐,坐坐坐嗎?
也許更好的做法,是站起來問,你需要坐下來嗎?
如果對方需要,她會接受,也不會感覺被冒犯。
因為在有些地方,像英國、日本這樣的國家,有些老人是不太樂意被別人讓座的。
我才比你大幾歲!你是不是歧視我!我很年輕!
你坐,坐坐坐,會讓對方很尷尬,甚至很生氣。
你需要坐下來嗎?這樣,會優雅許多。
再比如,我每次線下大課,如果演講時間超過預計,我都會對學員說:我可以多講30分鐘嗎?
我知道大家會同意的。
但是,畢竟佔用了對方的時間,還是要請求他們的批准。
我們想給予,是我們的選擇。別人有接受和拒絕的權利,也是別人的選擇。
第二,在請求別人幫助時,把對方從“接收方”變成“批准方”。把選擇權交給對方。
比如在早餐廳,你對服務員說:咖啡。
這沒什麼錯。但是明顯不足夠好。
你可以說:請給我一杯咖啡。
這是一種尊重。好多了。但還是不足夠好。
你可以徹底換個站位,說:你好。可以給我一杯咖啡嗎?
這時,對方就從接收方,變為了批准方。你也從施令方,變為了請求方。
只是一句話的轉變,背後其實整個心智模式的改變。
不僅是在日常溝通中,在工作中也是一樣。我再舉個例子。
有一次我去美國遊學,和企業家學員們一起到西雅圖參訪微軟。
為了能學習微軟浴火重生的轉型邏輯,而不是走馬觀花,我請求當時的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華人在微軟的最高管,沈向洋(Harry Shum)的幫助,協調最稀缺的資源。
Harry親自安排微軟總部高管,接待我們的遊學企業家。
但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Harry寫信給負責的高管時,他是怎麼說話的。
他說,“may l ask for your help?”(我能請求你的幫助嗎?)
而不是說,“please follow up.”(請跟進),更不是說“arrange for Run”(給安排一下。)
把選擇權交給對方,放低自己,這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態度。
最後的話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哪裡?
有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把選擇權緊緊握在手裡,甚至是以對方沒有選擇,傷害對方為代價。
有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把選擇權交給對方,用一種更優雅的方式與世界協作。
你願意讓我幫助你嗎?
我能請求你的幫助嗎?
不論是幫助別人,還是請求幫助,都把選擇權交給對方。試試看,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把自己放低兩度,把對方抬高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