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hevalue101.com/article.php?id=58940
錢,是檢驗人心最好的標準!
王爾德曾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深以為然。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
曾經,多少情誼始於交心,卻止於財帛。
談錢,最能看清一個人。
借錢見人心
俗話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順境時,感覺自己人脈很廣,總會有人主動幫忙解決問題。
逆境時,才發現幫助自己擺脫困境的,往往不是平日里那些甜言蜜語的人。
高曉松曾在節目裡,談起自己落魄時一段往事:
當時他的事業走下坡路,生活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只能靠借錢度日。
無奈之下,他打電話給朴樹說想藉錢,開口就是藉15萬。
沒想到朴樹的回答,讓高曉松至今難忘。
話很少的朴樹直接回答:“賬號。”
正是這15萬,讓高曉松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
人,只有在落難時,才知道有多少人是真誠待你,又有多少人是逢場作戲。
落難見人心,有時徹底看清一個人,只需要藉一次錢就知道了。
正如楊絳先生曾說:“惟有身處卑微之時,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
在你落魄的時候,願意雪中送炭,借錢給你的人,一定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還錢見人品
莎士比亞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錢是一根偉大的魔棍,隨隨便便就能改變一個人的模樣。
誠然如此。
成年人的世界,不經歷一次利益的誘惑,怎知誰是真心、誰是虛情假意。
古時候,有一個窮秀才進京趕考,希望通過高中來一展抱負,奈何身無分文。
於是,向當地財主借了錢,並寫下欠條,承諾趕考回鄉後一定償還。
不曾想,財主家冬天家中失火,大半個屋子被燒光,借據也被燒得乾乾淨淨。
秀才歸家後,家人都勸說,反正借據沒有了,財主家那麼有錢也不差這一筆。
秀才回答道:“別人手裡的借據沒了,但我心裡的借據還在,我不能昧著良心做事,錢是一定要還的。”
不久,秀才不僅沒有拖欠財主家的錢,而且,以雙倍償還錢財來感激財主的幫助。
一時間,成了遠近聞名的誠信才人,得到鄰里的深度稱讚。
《論語》有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自古以來,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還錢,是一個人的基本誠信,而主動還錢,則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
情,有來有往,錢,要有借有還。
錢,借的是情,還的是恩。
還錢,不僅能看出一個人的誠信,更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懂得感恩的人,才值得交往。
關係再好,也需要談錢
作家連岳曾說:“不談錢的人,永遠不會成熟。”
錢,是感情的照妖鏡,也是人品的試金石。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故事:
一位年邁的母親患了阿爾茨海默病,生活不能自理。
兒女不在身邊,老人經常獨自出門幾天找不到家,社區的人也比較擔心,好幾次給老人的兩個兒子打電話,希望老人住到兒子家,方便照顧。
可是,兩個兒子都說忙事業,大女兒算是比較有心,把老人接到了家裡。
時間久了,大女兒也失去了照顧母親的耐心。
大女兒說:“媽以前最疼你倆了,明天換你倆家照顧。”
二兒子說:“咱家的錢,小弟用的最多,該你照顧。”
小兒子說:“家裡兩個孩子,照顧不過來……”
最終,三個人意見達成一致,每家出一部分錢,給老人請個保姆照料,每家週末輪流回家陪伴母親。
三個人再也沒有因為照顧母親而爭吵不休,每週末回家陪伴母親,成了彼此間維護親情的又一種方式。
俗話說:金錢有價,人情無價。
即使是親兄弟,都要明算賬。
能把金錢和人情區分開來的感情,才能更加長久。
很多關係走到頭,不是因為時間,也不是因為距離,而是因為現實,因為錢。
所以,不管是愛情、友情、還是親情,很多時候,談錢是一種尊重的體現,也是維護彼此關係的另一種方式。
不要因為錢,弄丟那個對你好的人,好好珍惜那個敢和你談錢的人。
曾看過一句話:
友不在於多,貴在風雨同行;情不論久,重在有求必應。
水不試,不知深淺,人不交,不知好壞,錢,是檢驗人心最好的標準!
真正在乎你的人,你有錢沒錢都對你一樣,你風光落魄都對你初心不改。
人的一生,什麼最難?借錢最難。
遇到肯借錢給你的人,請感恩,因為藉的不是錢,是信任。
遇到抵賴不還錢的人,請遠離,因為還的不是錢,是誠信。
願你此生不知生活艱辛,笑中閃動的星光,皆因世間的愛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