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hevalue101.com/article.php?id=89230
《易經》為群經之首,是華夏文明的起源。
當代社會,有的人推崇《易經》,有的人貶低《易經》,其實人類怎麼看待,都不會改變《易經》的規律。
我從實踐《易經》的角度,分享大家一些有益的經驗和方法:
特質1:收放自如
人有一個通病——拿是拿得起,放卻放不下。
收放自如,是一種過人的能力,更是一種《易經》的智慧。
當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快節奏,工作高效率,然而,這種節奏,和《易經》的自然規律,是違背的。
《易經》的節奏,很簡單,就是陰和陽 在計算機二進制中,體現為0和1。
基於陰和陽,從而衍生宇宙萬物。
我們人類,想要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就要順應自然的節奏。具體到做事上,即要做到:
很多人,做事太拼了,那是陽過盛,陰衰竭,久而久之,陰陽失調,就會導致各種問題:生命受損,精神壓力山大,或者其它種種不順。
反之,有的人,走另一個極端,太懶惰和自我放縱。這造成陰過盛,而陽衰竭。陽的能量不足,久而久之,人就萎靡不振,精神抑鬱,思想傾向悲觀,做事缺乏動力,難以自律。
最佳的節奏,是 該拼命的時候,好好拼命;該休息的時候,全心休息。
陰和陽,就像你用兩條腿走路,只有平衡,你才能走到遠方,而且不累;如果兩條腿有長短,人就會失衡,一瘸一拐,根本走不遠,還很吃力。
特質2:穩紮穩打
急功近利,是生活節奏所迫,也是社會壓力的助推。
大家做什麼事,都想找捷徑,找絕招,想一炮而紅。其實,《易經》的發展規律,是
真正想要成事,就要穩紮穩打,急不得。
有社會閱歷的人,都能體會到:
因為,
其它偶然因素,冒出來的東西,皆是曇花一現。
老子在《道德經》中,也持有類似的觀點,他認為“
我以前在職場,做項目,看準再做,不急不慢。
另一個同事,很急。每次一拿到項目,就開始動手做,生怕自己落後了。
結果是,她常常做好之後,發現做錯,一個項目要反復修改2-3次。我基本是1次過的。
慢才能穩,穩才能快。
我在職場工作十餘年,後來再讀國學,有閱歷,更深有體會。
特質3:隨機應變
人的思想,在年少時期,還天馬行空,自由自在;到中年時,經歷了社會的現實,生活的磨煉,思想也越來越穩固。
當一個人的思想,固定不變的時候,他就已經和自然規律脫節,和宇宙能量斷開,開始走向個體的衰退。
《易經》的規律,是:
任何事情,都可以變通。這是規律。
之所以,有些事,無法變通,那是因為人的思想不變通。事在人為。
但是,人的穩固思想,一般在30歲左右形成。要打破它,是非常艱難的。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要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比分開一顆原子還難。
我的做法,是
唯有見多識廣,一個人才能跳出自己固有的見識,思想變通了,做事自然也會跟著變通。
《易經》對人類實用的思想,就像開水那樣平淡。大家都稀罕果汁、飲料、美酒,然而,人的飲食中,唯一不可缺的,就是開水。
大道至簡 不要因為簡單,而不做;不要因為平淡,就不以為然。當你真正用心實踐,持之以恆,人生就會逐漸發生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