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hevalue101.com/article.php?id=88047

孔子說:“過猶不及。”

一件事情,做得程度不夠,自然不行;但是,如果做得超過了度,那也是不行的。

比如:吃飯,吃得太少,會餓;吃得太多,就會撐。只有把握好一個度, 才是最有益的。

很多時候,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不是懶惰,而是把自己逼得太緊。

把自己逼得太緊,有時候,不但不會走得更快,反而會讓自己難以走得更遠。

人越忙,效率越低

有的人,是閒不下來的。

在他們看來,如果自己閒下來了,就是在浪費時間。

他們的心中往往有著深深的危機感,只有讓自己不停地忙碌,他們心中的焦慮和恐懼才會有所緩解。

他們被“危機感”鞭策著,一路往前奔跑,精疲力盡,卻不敢有絲毫懈怠。

其實,這樣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停下來,做一個反思。

一味地忙碌,卻不去反思,只會讓自己陷入忙碌的漩渦之中,不能自拔。

所謂的“知行合一”,行動雖然必不可少,可是,調整心態與方向,也是必不可少的。

沉溺於忙碌之中,而不去反思自己,那麼,很容易因為自己走得太久,內心越來越疲憊,或者在一味地埋頭奔跑中,早已經走入了歧途。

一個人,之所以忙忙碌碌,付出了大量的時間、汗水,卻沒有產生相應的回報,往往不是因為不夠努力,反而可能是因為太過努力了,一味地側重於“行”,卻忽略了“知”。

一個人,如果總是埋頭苦幹,卻不去更新、修正自己的理論,那麼,錯誤的理論,必然會導致錯誤的、低效率的行動。

古人說:“磨刀不誤砍柴工。”

只有經常停下來與自己對話,調整心態,為自己的心靈充電,不斷地修正、完善自己的理論,然後用修正後的理論來指導實踐。

如此,才能讓行動更加高效。

一個人,之所以忙忙碌碌,付出了大量的時間、汗水,卻沒有產生相應的回報,往往不是因為不夠努力,反而可能是因為太過努力了,一味地側重於“行”,卻忽略了“知”。

一個人,如果總是埋頭苦幹,卻不去更新、修正自己的理論,那麼,錯誤的理論,必然會導致錯誤的、低效率的行動。

古人說:“磨刀不誤砍柴工。”

只有經常停下來與自己對話,調整心態,為自己的心靈充電,不斷地修正、完善自己的理論,然後用修正後的理論來指導實踐。

如此,才能讓行動更加高效。

休息,讓行動更加高效

上學的時候,因為自卑,所以想要努力考出好成績,來證明自己。

於是,在其他同學下課玩的時候,我依然在教室裡學習。

每天學得暈暈乎乎,卻沒有多大的效果。唯一的收穫,就是一個自我安慰:我已經很努力了。

後來,才猛然發覺,自己學習成績上不去的原因,不是因為自己不努力,反而是因為自己“太努力”了。

正是因為自己不停地學習,不讓自己的大腦休息,所以,自己的大腦,就會一直處於暈暈乎乎的狀態。

處於如此狀態,上課的時候,聽課效率必然會很低,自己做題、看書也不會產生大的效果。

於是,每當我感覺到累的時候,就出去走一走,和同學們聊聊天,放鬆一下。

結果,我發現,以前難以聽懂的知識點,在休息充足的狀態下,能夠輕易地聽懂了。

所以,休息不是在浪費時間,反而是為能夠更好地前行做準備。

一個人,只有給自己留下充足的“休息”時間,在行動中,他才能發揮出自身最大的潛力。

一味地往前走,卻忽略了休息,甚至認為休息是在浪費時間,那麼,往往會讓自己“事倍功半。”

《禮記》中說:“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張弛有度”。

真正厲害的人,既不會對自己過分“溺愛”,放縱自己的惰性;也不會對自己過分“苛刻”,讓自己無所適從。

一味地逼自己,不但不會提高效率,反而會降低效率;

一味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則會讓自己懈怠,蹉跎了歲月。

只有把握好一個度,不過分緊張,也不過分鬆弛,如此,才能讓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By admi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