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浩有一句很有意境的詩:

“我喜歡你忽然摀住我喋喋不休的口,教我沉默。”

這恰如人的一輩子,一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我們總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從多說,到少說,最後能不說便不說。

生活終有一天,會忽然摀住我們的口,教會我們沉默地過好這一生。

庸者喧囂,強者少語,智者寡言
Close this ads

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話:“人活一口氣,全憑一張嘴。”

但這張嘴何時張,何時合,卻很有講究。

三國時期的楊修,就是因為沒有管好自己的嘴,說話不經過大腦,才招致殺身之禍。

曹操的府上修花園,曹操在花園的門上寫了個“活”字,什麼話也沒有留下就走開了。

負責修建花園的官員們都面面相覷,猜不透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只有楊修心直口快,在大家面前開講了:“門中加一個活字,不就是闊嗎?曹公一定是嫌門太闊氣了,要低調一點,修得窄一點。”

還有一次,有人送給曹操一盒酥,曹操又是什麼話也沒說,只在盒子上寫了三個字“一合酥”。 https://b17c4211f59f3d201d7fb5bcf71ae4ae.safeframe.googlesyndication.com/safeframe/1-0-38/html/container.html

楊修又開始顯擺了,對大家說道:“曹公寫這’一合酥’,不就是一人一口酥的意思嗎?”

說罷,楊修便高調地招呼大家一起用酥。

庸者喧囂,強者少語,智者寡言
Close this ads

該保持沉默的時候,他卻格外話多;該藏鋒露拙的時候,他卻鋒芒畢露。

楊修成功地利用自己話多,猜人心思一流,並且時刻都愛顯露小聰明的特性,引起了曹操的嫉恨,最終慘死在了曹操手下。

從才華修養上看,楊修確實是個人才;但從言行交際上看,楊修卻是個庸才。

才智決定了他的成長速度,而言行卻決定了他能走多遠。

歸根到底,人生這條路,楊修能走到哪兒,還是取決於他這張嘴。

說話是一門藝術,話說得太多,便成了討人厭的聒噪。

庸者過於喧囂,智者享受安靜。

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曾說道:“你的話應該像黑夜的星星,不應該像除夕的爆竹,誰稀罕那徹宵的爆竹呢?”

星星靜悄悄,卻燦爛了整個夜空;爆竹響徹天,卻只剩下一地灰燼。

做人不能太過喧囂,低調沉穩莫不是一條好路。

庸者喧囂,強者少語,智者寡言

常言道:“禍從口出,病從口入。”

說話宜少不宜多,謹言慎行才能避免一些禍端的發生。

曾國藩初入職場時,或許是因為年輕氣盛,經常因為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得罪了很多人。

無論什麼場合,他總是忍不住要多說幾句話,有時候還故意用話語取笑別人。

他的多言,引起了周圍其他官員的反感。

久而久之,大家開始孤立他、遠離他。

漸漸地,曾國藩也感受到了大家的疏遠,便下定決心改掉自己多言的毛病。

庸者喧囂,強者少語,智者寡言

從此以後,每次說話前,他都會在心裡深思熟慮,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他都捋清楚了,才去開那個口。

他還養成了睡前寫反思日記的習慣,反思當天自己是否多言了,哪些話說得不對不好。

他在一封家書中也曾提到:“古往今來,導致失敗的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態度傲慢,二是言語多而不當。”

所以,在後來的人生道路上,他一直堅守“謹言慎行”。

他也在多年的修煉中,成了一代名臣,受到後人的敬仰和追捧。

林語堂先生也曾說:“要說得巧,要說得少;言多必失,語多必敗。”

話說得越多,越容易被話多反噬。

有底氣的人,不需要靠外在的言語,去證明自己。

就如一個寓言故事裡講的:

一位牧師讓僕人把市場上最貴的東西買回來,僕人買回了舌頭。

過了一段時間,牧師又讓僕人去把市場上最便宜的東西買回來,僕人又買回了舌頭。

牧師很不理解,僕人解釋道:“舌頭這東西,在於如何用,好則價值不可估量,壞則一文不值。”

一堆廢話的價值,從來抵不過一句箴言的分量。

與其在話多上摔跟頭,不如學會少說話,默默地往前走。

庸者喧囂,強者少語,智者寡言

上帝為什麼會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張嘴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讓我們少說多聽。

真正強大的人,不會說很多不必要的話,因為他們知道言多必失。

少說多做,於人於己才是一件幸事。

庸者喧囂,強者少語,智者寡言

《道德經》裡講過一個故事。

嵇康的老師孫登是一位高人,但他求學整整三年,老師除了正常授課,平時基本上很少說話。

嵇康有時候會跑去問老師,對自己有什麼看法,但老師始終不做過多的評價。

三年求學時間很快結束,嵇康依舊按耐不住內心的想法,追問老師有什麼話要對他說的沒?

老師這才開了口,但也並不是評價他這個人,而是給他提了一些人生建議。

嵇康這才發現,雖然老師平日里說話不多,但老師深邃的思想,看待人生的態度,卻著實讓他受益良多。

正所謂:靜水深流,智者寡言。

淺水喧嘩,深水無聲,真正有智慧的人,從來不會誇誇其談,訴諸全世界,而是以一種靜而不言的姿態,面對他人和自己。

正如老子在書中說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很多時候,寡言者並非膚淺不知,而是一種智慧的選擇。

庸者喧囂,強者少語,智者寡言

作家莫言提到自己的筆名時,這樣說道:

“小時候我經常說錯話,問很多不該問的問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母親經常訓我,可我還是忍不住,常常是話說出去,又非常後悔。所以,才給自己起了’莫言’這個名字。”

“莫言”顧名思義就是“不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年少時,那個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很會說話的人,總是特別吸引人的目光。

但當我們歷經世事以後,才會發現,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那些沉默寡言的人,才更散發著光芒。

喜歡作家王小波的一段話:“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能言善辯是一種能力,沉默寡言卻是一種智慧。

真正的智者,大多寡言。

庸者喧囂,強者少語,智者寡言

子禽問墨子:“多說話有什麼好處?”
墨子說:“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個不停,叫得口乾舌燥,卻沒有人去聽它們的叫聲;而雄雞,只在黎明時按時啼叫,卻天下振動,大家都早早起床。”

庸者喧囂,強者少語,智者寡言

真正有用的不是過分喧囂,而是該說的時候說,不該說的時候適時閉嘴。

只有庸者,才用喧囂刷存在感;

真正強大的人,都戒掉了過多的表達欲;

有智慧的人,則懂得智慧出自寡言。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

往後餘生,遠離喧囂,做個謹言慎行的智者。

By admi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