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rts36.com/article.php?id=75694&fbclid=IwAR1OjB3ylQE20Lkr8KG5QBaTsUds2jwcrCNQBUKPqasYEuseOUYHfLv68XQ
生活活的是心態,日子過的是心情。
作者:洞見·青衣
詩人海子說過:“我讀到最好的書,就是《瓦爾登湖》。”
他臥軌自殺時,身邊只帶了4本書,這本書就在其中。
《瓦爾登湖》是梭羅在瓦爾登湖畔隱居兩年多後,寫成的一本散文集。
從1845年春天開始,到1847年結束,短短兩年多的獨居生活,徹底改變了梭羅的一生。
兩年的時間裡,他在親手搭建的木屋中生活,春種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過著簡樸寧靜的生活。
兩年之後,他離開了那裡,他不是隱士,只是想用這段經歷去證明:
生活和生命本質,是一個“化繁為簡”的過程。
當我們學會放手的時候,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
物質極簡
俗話說:“家有黃金萬兩,不過一日三餐,家有良田千頃,不過夜眠七尺。”
每個人都在忙,忙著追求更多的物質財富,然而事實證明,追求的東西越多,往往會活得更累。
如果放棄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回歸最生活的本質,生活會不會變得不同?
早在一百多年前,梭羅做了一件瘋狂的事。
1845年3月的一天,他放下一切,獨自來到瓦爾登湖畔。
僅憑一把借來的斧頭,開始砍伐樹木建造木屋,在湖邊開墾土地。
在獨居的過程中,他學會釣魚和狩獵,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除了生活必需品,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斷、舍、離。
春天,播下種子,從湖里取水灌溉,看植物發芽,等它慢慢長大。
秋收之後,他會把糧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賣掉維持生計,一部分留下自己吃。
閒暇的時候,在湖畔看朝霞與夕陽,靜下來的時候,在書桌前閱讀、寫作。
給生活做了這次徹底的減法後,他發現:
不被物慾所困,將物質慾望降到最低,幸福感反而更強。
生活在一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很難停下追逐的腳步,尤其是看到同齡人,買房,買車,穿著名牌,帶著名表的時候,更是難免激起心中的渴望。
我們渴望擁有更多,彷彿那樣才能生活的更好。
但物質慾望是一個填不滿的溝壑,無盡的追求,只能讓自己迷失其中,失去生活的樂趣。
就像梭羅所說:
“大多數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謂生活的舒適,非但沒有必要,而且對人類進步大有妨礙。”
衣服是用來維持體溫,而不是去衡量一個人的身份地位;
房子是用來遮風擋雨,而不是評判一個人的物質水平;
家是用來包容愛與溫暖的,而不是用來攀比的砝碼。
林清玄說過:“愈是內在芬芳,愈是樸素單純。”
學著不去過分追求財物,學著斷捨離,學著把生活變得簡單,你會發現,快樂的生活,其實並不難。
關係極簡
人年輕的時候,喜歡廣交朋友,到了一定的年齡會發現,如果自己不優秀,認識再多的人也沒用。
社交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去維護,如此昂貴的社交成本,不僅會讓自己身心俱疲,而且最後往往一無所獲。
減少無意義的社交活動,學會和自己獨處,享受孤獨,才是成人世界的必修課。
梭羅在瓦爾登湖畔生活的日子裡,沒有鄰居,沒有朋友,沒有交際圈。
隻身一人生活在樹林裡的一所房子裡,距離周圍的鄰居都在一英里左右。
慢慢地,他學會了與大自然進行交流。
記錄花開的瞬間,欣賞湖里的魚跳出水面捕食飛蠅的精彩瞬間,觀察雪地上留下動物的腳印,猜測它們出沒的動向。
森林裡的小動物偶然闖入家中,他也以禮相待。
他想:“也許它們愛這一片湖水,理由跟我的是一樣的吧”。
他住的房子沒有門栓,他以歡迎的心態,迎接每一位路過的人。
偶爾會有路人來訪,恰好他不在家,房間裡的食物,也由客人隨意自取。
路過的漁民、獵人、詩人到他的小屋休息的時候,只是談談自己各自的生活,然後各自回歸到自己的世界,從不會產生利益糾葛。
少而精緻的圈子,讓梭羅的生活回歸了樸素,沒有勾心鬥角,也沒有虛情假意,更沒有攀比的觀念。
在平淡如水的交流中,梭羅體會的了人與人之間純粹的情誼。
我們常常以為,圈子越大、人脈越廣,對自己的生活就越有幫助。
但其實,生活的意義不在於你認識了什麼樣的人,而是你成為了什麼樣的人。
與其在頻繁的無效社交中耗費時間和金錢,不如多一些獨處的時間去豐富自己的內涵。
心態極簡
很喜歡奧格·曼狄諾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中的一段話:
“我們許多人一生都背負著兩個包袱:一個包袱裝的是’昨天的煩惱’,一個包袱裝的是’明天的憂慮’。
你完全可以選擇另一種生活,把它們扔進大海裡,扔進垃圾堆裡,沒有人要求你要背負著這兩個包袱。”
人生的大多數煩惱,都是因為看不開,放不下。
梭羅在去瓦爾登湖邊生活之前,內心充滿焦慮。
那一年,28歲的他剛從哈佛大學畢業,像現在的年輕人一樣,對未來感到迷茫。
當他摒棄各種雜念,只關注於生活的一草一木時,生活奇蹟般地發生了改變。
以前為之焦慮的想法都不見了,他開始關心糧食和水,天氣和收成,這些落實到生活中的每件小事。
當生活慢慢充實起來,煩惱自然就消弭於無形了。
經過一段時間,農民式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後,他感慨道:
“多餘的財富只能買來多餘的東西,靈魂所需的必需品,一件也不需要用錢來買。”
林清玄說過:
“如果你要享受清歡,唯一的方法是守住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滌自己的心靈,放下執念,不浮不躁,不慌不忙。”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你若總把它們放在心裡,不僅徒增煩惱,也會讓自己難受。
何不把往事清零,輕裝前行,何不讓愛恨隨風,笑泯恩仇。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淡定從容地過好每一天。
梭羅說:“一個人越是能夠放棄一些東西,越是富有。”
給慾望做減法,不再為了虛妄的名利,錯過生活中美好的瞬間;
給社交做減法,不再為了所謂的合群,浪費了青春最美妙的年華;
給心情做減法,不再因為不值得的事情,破壞了本該美好的心情。
生活活的是心態,日子過的是心情。
資深極簡主義者GrahamHill說過一句話:
“生活中真正的美好並不是具體的事物,而是情感關係、經驗以及有意義的工作。
我的空間很小,生活卻很大。擁有的更少,得到的卻更多。”
大道至簡,一個人生活最好的狀態,也許就是物質極簡,精神至盈。
一個人的精神層次越高,越懂得生命的真諦,所追求的也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