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rts36.com/article.php?id=85919
作者@臨公子
熟悉我的臨公子讀者可能知道,我早期寫投資理財為主,然後開始寫職場成長。
這幾年閱歷增加,寫得多了,我越來越發現:
很多問題,如果你用投資視角看待,會清醒明白很多。
說得現實些,它們能讓你的努力效益最大化,提高你的人生投資回報率,而不是辛苦多年後回到原點,換來一聲嘆息。
今天分享3個投資視角,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01
成本越小,選擇越可以激進
前幾天,有位程序員讀者問,他27歲了,在二線城市工資5千多,之前的上司去年辭職後開始創業,眼下只有不到10個人,業務發展得也不錯,問他要不要過去。
他猶豫要不要跳過去:月薪只有6K左右,好不容易跳槽,似乎有些不划算。
我的答案很簡單:為什麼不過去呢?
投資學上有個規律:
資金越小,投資策略可以越激進。反正怎麼虧也就那點錢,不如以小博大嘗試更多收益。沒準一步踩對了,就拿到了金光閃閃的財富升級券。
但資金越大,你越應該保守穩健。
就說那位讀者,作為程序員,他現在一個很大的優勢是——
工資偏低。
二線城市+有5年經驗的程序員,月薪5千在行業裡屬於中下游。換句話說,他的退路很多,很容易找到一份差不多或是高於該薪酬的工作。
不理想的工資,反而變成能放開手去搏一把的機會。
我之前文章中聊到一位從事IT運維的朋友,臨近35歲,同學打算拉他一起創業。
他前所未有地糾結。
原因很簡單:選擇成本太高。
一旦辭職,他就放棄了近30萬的年薪、工作多年的公司、可預判的晉升+加薪機會、不錯的福利……到手的只是一個高風險的創業機會。
用他的話說,如果再過幾年,自己大概率不會冒這個險。畢竟同樣是跳槽,25歲、35歲、45歲,代價簡直指數級翻番,不可同日而語。
許多人這種局面下會擔心,哎呀你說得輕巧,萬一回頭不好找工作怎麼辦呀?
用亦舒師太的話:失去的東西,其實從來未真正地屬於你,也不必惋惜。
你幾年後如果找不到工作,很可能現在這個飯碗,到時候同樣端不穩吶。
邏輯上都是一回事。
插畫師:Rich Hinchcliffe,Martin Laksman
02
你的投資回報,要與目標匹配
我經常收到一類問題:你覺得考研好,還是找工作好呢?
很多人是以“攢錢”的心態看待這事的,我考研後攢下了學歷、攢了點知識,再參與社會競爭更有利些。
聽起來挺合理的對吧?
但如果用投資角度看,結論往往就不同了。
羅振宇曾以考研為例,說明了什麼叫“投資心態”。
他說,如果讀研究生,你首先可以做個判斷,未來你打算從事的那個職業,學歷高是不是核心競爭力呢?比如你要搞學術研究,那就值得投入2-3年去提升學歷。
如果直接工作呢?
就意味著你投資的方向改變了:你未來想從事的那個職業,經驗是核心競爭力,所以你要投入更多時間去累積從業經驗。
這麼一想,考研VS工作,是不是就沒那麼糾結了?
投資一看成本,二看回報。
很多人忽視了,這個回報其實要和自己的選擇相匹配,才能成為加分項,而不僅僅是個看起來五顏六色的泡沫。
經濟學家歐文·費雪在《利息理論》有句話:投資是時間維度上的平衡消費。
這句話很有意思。
我們做決定時,經常顧慮選A還不錯,選B也挺好,選C也湊活,如果從投資角度,今天付出的精力、金錢和代價,如果能在將來對這個選擇有所幫助,那就是平衡消費。
站在“投資回報與目標是否匹配”這個角度分析問題,會讓你看清楚許多事。
03
多元策略
我們知道,投資時得考慮多元化配置。
買些保險,買些銀行存款,買些基金股票等等,再有餘力就買買房。
好處是什麼呢?
萬一這個籃子翻了,其他籃子裡好歹還有些雞蛋,分散風險甚至對沖風險,可以讓你不用太擔心一步走錯滿盤皆輸的悲劇。
一旦all in,籃子翻了,你也完蛋了。
我發自肺腑地說句啊:這個思路,對普通人來說真的至關重要。
你兢兢業業地上班多年,突然有天公司裁員了,你一夜之間成為失業大軍裡的一員。到網絡上一看招聘信息,焦慮得頭髮嗖嗖掉:限35歲以下。
你做生意,90%以上的生意來自一個大客戶,長期以來你覺得把他伺候得舒坦了就足夠了。突然客戶和別人合作了,你氣得七竅生煙地罵客戶喜新厭舊,罵競爭對手不擇手段。
你個人創業,所有事情親力親為,大哥小弟全是自己,所有事情你說了算。哪天生病了/決策失誤了/時間精力不夠了,突然發現:哪天你垮了,就等於這家公司要垮了。
我見過太多悲劇,根源都在於“結構單一”這4個字。
再說個現實些的事。
單一模式的發展空間,非常有限。這年頭變化大、發展快、週期短,我們應該採用多元的職場策略,別把邊界限制在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田裡。
越單一,越靜態,風險越大。
就像我工作這幾年,嘗試過給人寫方案、做設計、開網店……當然,做得都不咋樣,可開始寫作後,逐漸挖掘出適合自己的賽道,繼而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機遇,發展路子也開始不局限於自媒體。
不誇張地說,1年發生的變化,可能比我坐在辦公室5年都要大。
Linkedin聯合創始人里德·霍夫曼曾說:我們的人生,經常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幹什麼的,也未必清楚自己的優勢以及市場到底需要什麼。
正因如此,多元策略將大大拓寬你的職業可能性。
有個經典的投資策略叫“槓鈴策略”。
槓鈴兩頭重+中間輕,簡單舉個例子,你可以用90%資金購買低風險金融產品,剩下的10%,可投入較為激進、有可能獲得高風險的產品。
這種多元化配置,不僅降低整體風險,而且讓收益更有想像力。
在安穩做著本職的同時,投入一些風險較大、短期看不到回報的事情裡,將來或許能成為一筆意想不到的財富。
有人可能擔心,萬一沒成,那不是浪費時間了嗎?
咳咳,就算如此,你捫心自問,那些時間你會用來做什麼?刷劇?打遊戲?玩手機?其實也值不了幾個錢。
不如多為今後舖一條路。
04
我鄰居有個親戚,清華畢業,去過大廠、創過業、創業失敗又回頭上班幾年,到最後回到老家當了中學老師,薪資10萬左右吧。
當然,這並沒什麼不好。
只是鄰居那位親戚,最初的目標並不是當老師,只是走了太多彎路,後來左思右想不得已改行當了老師,之後時常感慨自己時運不濟。
想來他多少有幾分懊惱,一手好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說白了,人生就是一場資產配比。
你的每個選擇,都是投資。
你選擇的結果,就會變成自己的資產。
你付出的每一分努力,其實都渴望提高人生的投資回報率。
我們需要不斷在風險與回報之間進行判斷,再小心翼翼地走出有利於未來的那一步。然而很多人做決定時全憑感覺,踩上一條路後,就渴望順遂地走到終點。
這世上,哪有那麼多水到渠成的好事?渠也是人挖出來的對吧。
有句被說爛的老話叫“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其實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以前的選擇大合集。
一個決定的風險如何?
長期回報如何?
成本是否可接受?
職場結構、收入結構如何?
投入的方向是否匹配得上預期目標?
……
有投資思維的人,總能更快更理性地看清局面,在這場投資遊戲裡,斬獲滿意的果實與價值。
願我們都能成為出色的自我投資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