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hevalue101.com/article.php?id=80858
以前看過一個故事。
當一群人為了一塊金子爭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有個人拿起一顆鑽石走了。
搶金子的那些人並非沒有搶鑽石的能力,而是他們自始至終就不知道還有比金子更值錢的東西。
這就是認知能力高低的差距。
知乎上曾有一個提問:“有什麼非常重要卻總被人忽視的底層能力?”
有一個熱門回答是這樣的:“認知力。”
其實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異,就是認知差異。你的認知層次,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01
不要試圖說服別人,因為認知不同
有個典故叫“孔子逸馬”。
有一次,孔子周遊列國,由於奔波勞碌,他決定在路邊歇息一會。
不料,他們乘坐馬車的馬掙脫了韁繩,跑到田地裡吃了農民的莊稼。農民看見後,生氣地把馬牽走了。
子貢見狀,主動請纓前去說服那個農民。結果,他“之乎者也”說了一大堆,農民卻不吃他那套。
這時候,他們的馬夫看不下去了,說:“請讓我去跟他說吧。”
他走上前,對那農民說:“你不是在東海種地,我不是在西海種地,我的馬為什麼不能吃你的莊稼呢?”
那農民聽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很愉悅地說:“說話都像你這麼清楚就好了,怎麼能像剛剛那個人那樣!”解開馬的韁繩就給了他。
這下子貢開始懷疑人生了。
子貢能言善辯,擅長游說,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但他卻發現自己說服不了一個農民,這是因為他們的認知不在一個層面上。
王爾德說過:“和別人談論他不了解的東西是徒勞的。”
你不能用自己的認知去說服別人接受超出固有認知的事物。否則,對於夏蟲或井蛙們而言,你就顯得很不可理喻了。
要明白,當兩人認知水平有差異的時候,你想要爭個明白,只會徒勞無功。
前兩天表姐給我打電話,她說:“關於結婚這個問題,以後我再也不想去說服別人了,太累了,大家認知就不同。”
在家人、親戚眼裡,女人大齡未婚就是一場災難。表姐總是想要說服他們理解自己,這樣的場面經常上演。
當我們想去說服一個人的時候,其實是要用我們的價值觀去影響別人的價值觀,而我們的認知往往不在一個層面上,於是便造成了天然的說服壁壘。
強求別人改變原有的認知來認同自己,只會讓對方越來越抵觸,同時自己也倍感受挫。
所以,不要試圖說服別人,每個人的認知是不一樣的。
02
認知不同,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在電影學當中經常會說一句話:“你是否看到一隻雞。”
著名電影學家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寫過一本書叫做《電影的本性》,在這本書中他舉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例子。
有個著名的電影導演拍了一個電影短片,類似城市風光片,短片裡都是高樓大廈、酒吧、飲食男女這些內容。
他想把這片子給還沒有經過文明開化的非洲土著人看,他想知道那些人看完後是什麼效果。
結果他發現這些土著人看了他的片子後,都在興高采烈地談論著一隻雞。
回去以後,這位導演一幀一幀地去拉片子看,終於在一個角落當中發現了一隻雞。
而這隻雞出現的時間,是低於8畫格的。電影是每秒24畫格的連續運動,如果一個事物出現的時間低於8畫格,一般人是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的。
但是那些土著人關注到了,因為那隻雞是他們最熟悉的,因為他們只認識那隻雞。
所以,所有的高樓大廈對於他們而言,因為不熟悉全部成為背景,而那隻雞因為熟悉成為了主角。
因此,電影學中衍生出“你是否看到一隻雞”的說法。
意思是說,我們在閱讀一本著作,或者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只是我們眼中的那隻雞。
那隻雞是什麼,取決於你的文化背景、知識結構、人生經歷,也就是你的認知結構。
楊寧老師說:“日常生活當中不同的人都會產生爭論,其實爭論的結果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本身在認知上就存在差異,那個認知差異才是導致爭論的原因。 ”
所謂是非,就是一種認知差異。因為所站的角度不同,所以我看到的是“是”,你看到的就可能是“非”。
認知不同,關注點不一樣,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是不同的。
03
你的認知,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看過《天道》的人,無不被其中的思想所震撼。
劇中不僅探討了哲學、人性、商業等多層次的問題,它還展現了社會文化背景、環境、學識對一個人的影響。
而所有的這些,將決定一個人的認知能力。
葉曉明在古城開一家音響店,為人熱情。
他僅憑一套音響就識別出了丁元英是高人,於是穿針引線,引出英雄為博紅顏一笑,殺富濟貧的現實神話。
葉曉明慧眼識人,及時抓住了機遇,借高人的力來創自己的業。
但也正因為聰明,使他一葉障目。他雖然清楚丁元英是高人,但是處處懷疑。
所以,當他收到競爭對手的起訴書時,為避免遭受牽連,連夜退股。他以為自己什麼都看清了,退股是最聰明的做法,然而認知能力的有限,注定他無法看得更深遠,無法看懂丁元英的佈局。
在葉曉明選擇退股的那一刻,他就成了“爬到井沿看一眼,又掉下去的人”。
野心,讓他胸怀大志。格局,讓他坐井觀天。
葉曉明退股後,在格律詩公司表面看起來最危險的時刻,肖亞文當機立斷,買下三人退出的所有股份。很快,她一躍成為公司最終的大股東。
很多人說,肖亞文才是這部劇中最聰明的人。
其實,她的過人之處是,在學識與認知基礎之上看人、做事。
為什麼遇到同樣一件事,他們卻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行為?
獵豹CEO傅盛說:“認知的本質就是做決定,人和人一旦產生認知差別,就會做出完全不一樣的決定。”
深以為然。
認知能力就是解讀信息的能力,面對同樣的信息,有的人看到的都是風險,而有的人卻看到的是機會。
有一句非常經典的台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只有認知水平達到一定層次的人,才能看到深層次的東西。你的認知,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04
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與能理解的、同層次的、心有靈犀一點通的人爭論,可能是尋求真理;而和不同層次的人爭辯和解釋,那隻是無謂的自我消耗,甚至變成人身攻擊。”
不同認知層次的人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你站山頂,告訴他前面是一片海洋,然而他在半山腰只能看到滿目的荒涼。
一個人的認知層次決定了一生的高度,認知突圍,才是一個人立於不敗的根本,走向成功的途徑。
當你的認知水平越來越高,站的更高、更遠的時候,你看到的將是一個嶄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