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linkedin.com/posts/%E5%A4%A9%E4%BD%91-%E6%9D%8E-004b72126_%E7%8E%8B%E9%99%BD%E6%98%8E%E5%BF%83%E5%AD%B8-%E5%9B%9B%E5%8F%A5%E6%95%99-%E7%84%A1%E5%96%84%E7%84%A1%E6%83%A1%E5%BF%83%E4%B9%8B%E9%AB%94-%E6%9C%89%E5%96%84%E6%9C%89%E6%83%A1%E6%84%8F%E4%B9%8B%E5%8B%95-%E7%9F%A5%E5%96%84%E7%9F%A5%E6%83%A1%E6%98%AF%E8%89%AF%E7%9F%A5-%E7%82%BA%E5%96%84%E5%8E%BB%E6%83%A1%E6%98%AF%E6%A0%BC%E7%89%A9-activity-6779937134389407745-5JJv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所謂「無善無惡心之體」,應該溯源到宋明理學的「心」與「性」的關係上。
陸象山說:
在天為性,在人為心。
人心本天性(天命之謂性),天性是天 賦予我的本性,即是「心」。
我的心性是自然的、天賦的,無善惡可言,也絕不帶有「原罪」。「善」、「惡」,都是人的 意念 造作出來的價值觀。
人為的造作,不該用來規範自然物。
此之為「有善有惡意之動」。但是人文社會要發展,大家要過得好,不能不談善惡問題。
人天生就有判斷能力,是為「良知」(心學上的「良知」有其神秘意涵,大約等同於佛教的 空性 與 慈悲心 在人身上的體現),即孟子的「四端之心」、象山的「本心」。
為什麼要「格(分析)物」?就是因為如果光有先天的判斷力,不格物,你知識不夠,還是不能清楚知道什麼真正對大家都好,什麼不好。
要研究了才知道好或不好,然後把好的保留,把不好的去除,即所謂「為善去惡是格物」。

人人都先天具有判斷能力,但是為什麼表現出來的卻不一樣,有人變成善人,有人變成惡人呢?
儒學的說法會告訴你,這是後天習染的問題。比如一個人生為游牧民族的一員,他當然會視掠奪為善,掠奪是對的,不認為那是惡。
因為他所在的環境讓他做出這樣的判斷:不掠奪就無法生存。
而沒有那種環境的人,就視之為惡。生在黑道家庭,就不會認為私藏黑槍,買賣毒品什麼的是壞事,因為他從小是靠這生活的,他的判斷力告訴他,不這樣無法生存。
但沒有這種環境的人,他就不認同,認為這是惡。

隨著知識增加,經驗增長,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寬到全人類,就不會被個人 有限的經驗、偏頗的立場 所侷限。我們知道掠奪是不好的,販毒是不好的,這是著眼於全人類的福祉。這擴大眼界,增長知識見聞,就是格物的過程。

By admi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