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rts36.com/article.php?id=75700&fbclid=IwAR2lGwBTvhCFiaTKgpU6L1YOxFxE7zTY2fwiTDaUxRXs3y3cYX0KAWJ5XHw

每個人都是工匠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匠心”。

談起工匠精神,很多人會把這個詞彙往“一件事情做到極致”上靠攏,看似頗具滄桑感的詞彙,其實背後蘊含了巨大的哲學秘密。

工匠首先讓人想到的便是“匠人”,人們常看到一些藝術館中掛著“匠人·匠心”的標語,何為匠人呢?

懷著內心的虔誠,臨在當下的打磨所做的事情,並把這件事做的盡善盡美,那種直擊心靈的力量,就是大國工匠的超高“藝術”。

有人說:“互聯網時代,有些傳統技術用磨俱就可以解決”,為什麼還需要“匠人”呢?也有人認為匠人是一種機械重複的工作者,意義不大。

其實匠人的人品比技術重要,一流的匠人,必有一流的心性,古代一些賢者認為:“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那麼,什麼是君子的“本”呢?

一是“發心”,解決某件事為何為做,二是“願力”,解決我該如何做,從而就會產生髮自內心去做正確事情,形成不抱怨,不抱怨的投入。

那麼發心該怎麼傳遞與教學呢?直溯本源就是磨煉心性,以孝育人,這與中國五千年精神傳承的主要核心“孝道,師道”息息相關。

唯有在技術和心性上磨煉成熟的人,才能真正被認定為“匠人”,不然就只能稱之為“工匠”,任何人都可以掌握一門技術,但心性的修煉卻很難。

01.工匠很多,匠人很少。

每個普通人都是一名工匠,都在自己相關的領域和崗位承擔一份職責,但能夠把“匠心精神”投入到每件小事上的人很少。

我也一直在思考,工匠和匠心的本質區別是什麼?歸根結底的答案便是“用心與慾望的把控”。

在北宋初期,趙匡胤要把封禪寺擴張為開寺,該工程帶頭的人是當時最牛的建築師師喻浩。

他接到任務後,整日在工地東量西測,三過家門而不入,他事無鉅細,全部躬身而行,甚至連搬運的工人,自己都親自面試。

幾個月後,開寶寺建成了,政府派人過來檢查,從裡到處處體現著喻浩的匠心獨運,但有人在眾人讚嘆之時卻突然發現,多寶寺的塔身不正,很明顯向北方傾斜。

也就是說,大名鼎鼎的建築師把這個工程給“搞砸了”。

為什麼塔是歪的呢?

最終喻浩揭開謎底,他說,開封這個地方平坦無山,但總有西北風,所以我把它建成向西北方傾斜的樣子,一百年後,風就會把它吹正。

在普通人的認知中,一個建築師,只要把建築本身打造完美就萬事大吉,但喻浩卻還在建築本身之外充分考慮了氣候因素,這就是用心。

沒有這種用心的精神,喻浩只是一個偉大的工匠,而有了這種用心的精神,他便成了“匠人”之心的大師。

精研,專一,說的就是用心的精神。

這就像人們吃的大米,如若想吃到上等品質白淨的大米,農民必須要聚精會神地用心精研,篩選品種,定期施肥,噴灑農藥,最後才能達到高質量的產出。

心即理,人的心是無窮的,因為我們心上有個良知,肯用心的人就是肯致良知,俗稱“對得起良心”,做到這點,就能解決人生中的多半問題。

猶如在生活與工作中,你總能遇到那些把工作和生活打理得​​特別好的人。

做同樣一份事情,別人比你心細,大家智商層面都差不多,為什麼帶來的結果卻不同?

除了用心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慾望的把控度”。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加劇了時代的改變,是什麼讓人越來越沒有“耐心”,日常說話的暴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工作作風,不願意沉下心投入每件事。

本質是外界信息強化了“大腦對信息的處理方式”,造成行為上發生巨大的變化。

大腦處理信息有四個特徵:

1.優先相信自己聽到的信息。

2.隨著進一步了解,降低“先入為主”的程度。

3.重複的信息會進一步強化認知。

4.儲存信息在腦中會挑选和改動,輸出為結論。

這一切的循環就好比日常瀏覽短視頻網站,刷信息流的場景。

平台通過各種各樣的算法,想辦法增加用戶停留時長,推薦喜愛的東西,進一步就會強化“人的慾望”逐漸被放大。

慾望驅動著人不斷的追求更多比自身擁有維度更高層面的“物質”甚至於“精神需求”,從而迫使人慢慢失去臨在當下的耐心。

人們越心浮氣躁,凡事就越追求“短,平,快”,內心就越享受即時反饋,也就忽略了“匠人”精神的本質。

02.找到自身心流狀態。

普通人若想實現“匠心”精神,就一定要把某件事做到極致嗎?其實未必,它的核心在於專注的臨在當下,磨煉的是其“心性”。

美國作者“李爾納傑克伯森”在其文集《擁抱當下》中曾經提到,人覺醒的兩步法在於:

一.找到自己通向臨在當下的覺醒狀態

二.使自己能夠駕馭自己的頭腦和Ego

當處在當下時,自己的心是“在場”的,做事也就會聚焦,就不會出現心不在焉的狀態。

刊登在《自然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最新研究中,皇后大學加拿大認知神經科學院研究主席Jordan Poppenk和其團隊研究生總結認為,每個人每天腦中有6200個念頭會一閃而過。

太多的時候,我們的心一點都不“臨在”,頭腦正在處理某件事的同時還不忘回憶過去,擔心未來。

大腦基於過去的經驗不斷的分析,判斷,評論,比較,進而它無時無刻都在不停地忙碌中度過,頭腦一忙,心可能就不在場了,這也是人類痛苦的根源之一。

所以,找到自己覺醒狀態的第一步便是“把心收回來”,收到當下的這一刻。

你的心一到場,投入便會增加,痛苦和煩惱就自動的不見了,你就全然進入當下的經驗裡。

心如何收回呢?首先要認知到心流的狀態。

何為心流狀態?

從心理學角度指你在專注進行某種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

比如你集中精力完成一份高質量的方案,一個人在房間里高效記憶200多個單詞全神貫注地打了30多分鐘羽毛球。

比如我在寫一篇文章時,不願被別人打擾。

腦的思考與精神狀態,行為,三者合一,這樣才能保證將全部精力投入在此,同時享受“專注”帶來有高度的興奮與投入的充實感中”。

一個人的工作效率高不高,跟他進入全神貫注學習的“心流”狀態的快慢有很大的關係。

理解雖易,現實中人為什麼很難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進入狀態”呢?是因為大腦中的“精神熵太多了”。

“熵”顧名思義:

指一個系統的混亂程度,越混亂,熵增越高,例如在冰裡面,水分子相對固定在一個位置附近震動,系統穩定,熵值就會越低。

變成液態冰水後,分子開始流動,熵值就開始變大,成為水蒸氣後,分子四處亂竄,熵值就會更大,反過來,一個系統內部越有規律,結構越清晰,熵值就越低。

佛家有個比方說:

一個人從外表來看是在靜坐,其內心卻如同瀑布一般,無數念頭蜂擁而來。

如果沒有節制,訓練,自己的內心就經常處於這種混亂狀態,雖能夠意識到有少數念頭,但潛意識裡,卻有很多念頭在相互衝突,爭奪你的注意力,搶奪大腦的控制權。

念頭在試圖引導你,影響你往南轅北轍的方向走。

這個時候,你的大腦就像熱鍋裡的水蒸氣一樣,各個念頭之間沒有什麼束縛和聯繫,各自撒歡狂奔,內心​​一片混亂,無法靜心投入。

那麼如何有效地收回心流的狀態呢?

1.創造合適的環境

當我們處於某種環境時,會深受到環境的暗示,從而得以加速或緩慢進入想到的狀態。

比如你在家看書需要一個書房,進入書房這個環境,自然有一種讀書感的暗示,換到客廳,暗示自然就變成“想要看電視”。

在創造容易進入心流狀態的環境時,一開始盡量在固定的地點,固定的時間,做一件固定的事情,不斷地堅持重複,這本是種積極的暗示。

2.有意識地制定開關動作

如果把進入心流的狀態理解成一套複雜的公式,那就很難辦了,在真正的工作狀態中,往往沒有那麼好的環境,這時,我們需要做的是“遇到險情,馬上就能扣動扳機”的能力。

我要進入“心流狀態”會選擇簡單的動作進行暗示,比如“開機”,不管是打開手機還是電腦,“開機”這個信號就馬上響應各種信息和任務。

在這沒有完成之前,不要分散注意力去做別的事情。

培養形成心流的“開關”動作,是要先發現自己容易進入心流狀態的時間,並持續在這個時間內做有產出的事情,爭取一次次地進入心流狀態,並用自己設計的最小儀式動作啟動這個狀態。

3.任務具象化

比如計劃寫篇文章。這種就很容易失敗,因為缺乏構成“下一個動作”的場景。

如果把“這個計劃改成今晚10點前我必須在臥室打開筆記本寫一篇500字的內容髮在自媒體上,主題是談時間管理。

這句話同時包含人物,時間,地點,設備,事情,這些具體因素就相當於連續發出5個指令,告訴大腦應該在何時,何地,做什麼事情,一旦進入對於場景,就會下意識行動起來。

你會發現,如果順利完成一個動作,就會自然帶來下一個動作,慢慢完成幾個動作,你便進入心流的狀態。

4.創造心流壓力,尋找外部力量

你也可以採用工具的方式驅動自己,比如定鬧鐘,把時間量化,這種比較符合一般人接觸者的挑戰水平。

同時你也可以邀請朋友監督,進入一些打卡輔助群,完不成發紅包等,這也是我一貫採用的方式。

當這一切刻意練習後,你便可以輕鬆在“本體”方面做了基礎調整與修正“自己的內心”。

但此時如果還不能臨在當下,更多的就要學會駕馭“自己的頭腦”,此時你需要屏蔽更多干擾,專心讓其“心”投入。

此時你可以怎麼做呢?賦能一件事情真正的意義。

要知道控制心流在做一件根本不感興趣的事情時,有很大難度,所以你要為做的事情賦能“其意義”。

關於創造意義,最簡單的方法便是:“找到或者定義自身做某件事的終極目標,讓其生活中所有的小目標都與最終目標保持一致。

試想著我把這個做完,就會有豐碩的果實帶來,你便會全身心的臨在當下。

03.做好眼前的小事。

心流的調整迫使自己做一件事不在那麼“急功近利”,也懂得臨在當下的去看每件事。

工匠到匠人的核心在於磨煉“心性”。

心性的本質是一種綜合素質的表現,包括你所攜帶的“德”,工作修煉中的“忍”,還包括“能捨能得”中的悟性,方方面面都需要提高,而這一切的載體都在每一件小事中呈現。

世界著名實戰企業家“稻盛和夫”先生總結出人生的成功公式為:(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常常“眼光手低”,很多人認為自己看很多報告,文章方法論就覺得“自己會了”。

正所謂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也就是白話說:你沒有做到就不是真正的知道,很多人把“懂得這個道理”當成“知”,把實踐當成了“行”,所以就很難“知行合一”。

那麼如何“知行合一”呢?

最簡單的方式便是做好每件小事,拒絕好高騖遠。

我在工作的當中會充分利用好每天的時間,刻意地要求自己“每天只做2-3件事”,除緊急事情可以插隊外,均以此排序,這樣,某個時刻大腦就不會出現“熵增”的情況。

例如工作中我經常會遇到的:

別人眼中“不就做個PPT嗎”“不就寫份海報文案嗎”“不就找份資料嗎”這麼容易的事情,還需要我做,交給你就好了。

做了5年leader,我從來都不會因為“任務的多”或“不是自身崗位所承擔的工作”而推脫給下屬,反之若在能力範圍內,我基本都會答應。

任何時刻,領導是最應該知行合一的人。

本質除了鍛煉技能外,做小事在磨自身的心性,而且在實踐中我也能找到不同的答案。

要知道,你所不願意做而逃避的事,某個時刻會以另一種方式再次出現在自己身上,所以勇敢地接納小事,才能成就大事。

做好小事,也是自身與別人建立信任的關鍵因素,領導交代你的任務,你都不能一次完成,需要返工多次,不妨換位思考下,“你的領導會是什麼感受”?

重視自己工作的責任與價值是商業社交的基本準則,而這背後支撐的便是“把小事辦好”。

04.錢只是努力的結果。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一個認知差在於“錯把賺錢當目標”。

我曾經有位同事,在公司負責運營工作,每個月拿到的薪水並不高,經常聽他抱怨“做運營又不賺錢,我計劃要轉崗做市場營銷”。

過了幾個月再次見到他,的確轉崗成功,但依然聽到他掛在嘴邊那句話:“市場營銷好像也不賺錢”。

做事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認知,收入自然就會增長,很多人思維導向放在金錢上,就會忽略背後做事情的價值。

這就如同別人告訴你這塊土壤下面有金子,只要深耕就能挖到。

可是你總挖一尺,看不到金子的影子就放棄了卻還嘴上說“人要多嘗試機會,做多樣化選擇”,於是換另外一個地方嘗試。

在人生的追求中,賺錢不應該成為主要目的,金錢是附在“事情”上的一個產物。

試想下在現在這個時代,有沒有一份工作,是你可以不看報酬就願意付出行動的,我想應該很少有這種勇氣的人了。

大家都習慣奔著金錢驅動的使命去行動,急於求成的我們似乎被物質包裹著無法自拔。

工匠精神的內核是什麼?

為了一件事情能夠做成,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克服種種困難,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去落地開花實現成就。

這就好比那些風口之上做短視頻的KOL(關鍵意見領袖)一樣。

在沒有強大之前,都是默默地學習視頻剪輯,平台規則,文案打磨技巧,拍攝手法等一點點積累而成,最後隨著平台的扶持,才能在眾人中嶄露頭角。

而那些無法成事的人,其實最後都輸給了“小事”。

今天開始做這件事,半個月看不到任何收效,一股深深的挫敗感襲來,最後只能放棄。

放棄之後換一件事重新開始,做了一段時間又放棄,周而復始,永遠都在開始和放棄之間徘徊,看起來是做過了很多事,但沒有一件事能做成。

雖金錢是基礎保障,但處於發展上升中的年輕人,在我看來,如果發自內心真的想做成一件事,就應該把目標眼光發展“做事”上,而非賺錢層面,事成了,錢也就來了。

05.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我們常說: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顯然這也是匠人之心的特徵,什麼是精神上的富足呢?我把它分為三層境界。

第一層屬於駱駝,忍辱負重。

第二層是獅子,由“你應該”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動爭取。

第三層是“嬰兒狀態”這是一種“無我”的狀態,即活在當下。

這一切本質也是調整心態和慾望的過程,精神的富足會讓人更有生命力,更願意追求長久的目標,不會因為眼前的瑣事而焦慮,也不會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迷茫。

從事物層來說,精神富足與金錢,地位,職業並無很大關係。

但在東方認為,幾者之間哪個更重要呢?

其實當中存在一定的閾值,當達到閾值以後,精神富裕相對重要,未到閾值之前,物質富裕相對重要。

多數人會因為沒錢而滿足不了物質需要,會因為職位不高嫉妒別人年輕有為,而這一切背後本是“慾望在作怪”。

作為普通人,怎麼才能讓自己精神富足呢?

1.享受工作

關注在工作中是否開心,是否有成就感和挑戰性,能不能讓自身學到東西,持續的進步,並為之感到滿足,隨時時間的拉長,變得增值。

2.找准想要什麼

除了金錢外,有無自身想要的額外目標,比如學識,修養,才藝,找到它,並且為之去付出精力,這個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3.去讀書

閱讀不僅需要的是耐心且需多動腦,我們可以給自己定一個規矩,每週花一定時間去讀書,相信你會帶來無窮的收穫。

當然聽書也是一種方式,尤其是一些專家學者講課,會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也是一種精神的愉悅。

4.主動交談

聊天雖是普通人相處最簡單的一種溝通方式,但互聯網時代,多數人已經放棄了線下溝通的習慣,你不妨每週固定找些優質的朋友約個下午茶。

5.打坐冥想

冥想是我每天要做的事情,下班回家放下手機,關掉周圍的一切,在沙發上冥想10-15分鐘。

它不僅能夠有意無意地啟動元認知的能力,還能感知自己的曾經的情緒,某個瞬間的開心或悲傷在腦中閃現,讓你在過程中去消化這一切。

同時在白天,也能讓你在遇到他人情緒波動的時候,比以往更加的有冷靜和淡定。

精神是內在的,也是匠人精神所追求的,當你從平凡生活的點滴中發現不一樣的感受時,各種豐富的情感也將充實你的內心。

寫在最後:

簡單的人生在於“臨在當下”的每一刻。

人性本善,用最大的善意對待這個世界和他人,先德行,後技能,己成,則物成。

By admi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