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有一位美籍華裔母親火了。
倒不是因為孩子有多優秀可愛,而是這位母親出版的一部自傳式作品《虎媽戰歌》。
出版後,《虎媽戰歌》連續數月登上美國暢銷書榜首,虎媽本人蔡美兒也登上了《時代雜誌》封面。
當傳統華裔嚴苛的教育方法,運用到美國孩子身上,引發了無數美國家長和專家的討論和質疑。
大家最無法容忍的,便要屬蔡美兒立下的十條家規了
不准夜不歸宿;
不准參加學校的小組娛樂活動;
不准看電視或玩電子遊戲;
……
為了確保家規得以順利實施,虎媽通常還會辱罵、恐嚇等高壓手段來強迫孩子們執行。
說白了,就是一場場“棍棒教育”。其目的便在於讓孩子變得格外“聽話懂事”,完全按照家長的意念去成長。
這種“望女成鳳”的急迫心理現象,甚至還曾遭到美國暢銷書作家的嘲諷:“這應該被改編成電影,而且是驚悚片!”
可是不管蔡美兒一家在美國顯得是如何格格不入,到了國內就會發現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還有人拿華語樂壇的代表人物周杰倫反駁,你看看人家不就是在棍棒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嗎,不照樣讓人艷羨,那首《聽媽媽的話》便是“懂事教育”最成功的證明。
再回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便可以發現,我們每個人似乎都是在“懂事教育”下長大的。即便是在每個成年人的眼裡,也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爸媽這段時間不在家,你一定要聽爺爺的話。”“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多麼聽話,你為什麼不會。”“你要是能夠聽話一點,我就可以多活十年了。”
諸如此類的恐嚇話語,比比皆是,每天都會在我們的耳邊過一遍。
殊不知,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周杰倫。一味地追求“懂事聽話”,會極大地抹殺孩子的天性和創造力,乃至喪失自我意識。
武志紅老師曾在書中提出:太懂事的孩子很可能是假自我,而能折騰的孩子則可能是真自我。
有真自我的孩子,會尊重自己的感覺,不會去為難自己,鑽牛角尖;而有假自我的孩子,則會主動去尋求別人的感覺,為別人而活。他們對別人的感覺敏感,對自己的感覺卻格外遲鈍,往往會活得非常辛苦。
在“懂事”孩子身上,你會很容易發現他們的一種共同現象,太容易太著急說“是”“好的”“無所謂”之類的詞語。
因為在他們潛意識裡,早就從父母那裡學會了去“無條件的服從”,往往還會盡全力做到最好,即便很可能這件事並不該由他們做。
然而據數據統計,在英國,孩子學會說的第一句話裡,出現最多的卻是“不”。
可以看出,在這一點上,國內外的孩子的起跑線方向便截然相反。
那麼,對早已設定好起跑線方向的國內孩子來講,追求“聽話和懂事”會有什麼危害嗎?
武志紅老師同樣對孩子提出了兩個術語:
一:外在評價體系;
二:內在評價體系。
“懂事”的孩子擁有外在評價體系
使用外在評價體系的孩子,對別人的評價特別在乎,甚至會將別人對自己的好評當成畢生追求來看待,認為自己就是他們眼中的那種人。
經常表現出這種性格特徵的孩子,擁有一個“假自我”,往往極有可能是出現在“懂事”孩子身上。
他們看起來,無毒無害還很可愛,實則活得像現實世界裡的“行屍走肉”。
即便成年後,他們會因此在人際交往和事業發展中遭遇重重危機而苦惱,也常常會深陷其中而難以自拔。有的也會在離開家庭後,因為一次小的誘惑或判斷失誤,從而走上人生歧途,讓旁人唏噓不已。
在長篇小說《白鹿原》裡,便有這樣一位格外“懂事聽話”的好孩子白孝文。
他本來是一族之長白嘉軒最看重的兒子,從小便肩負著繼承家業,管理族人的重任。
因此,白嘉軒便長期地用嚴厲的宗教理法來管教他,以至於完全壓抑了白孝文的孩童天性,成為了一個表面看起來老實傳統的“族長”。
就是這樣一位大家眼裡的“好孩子”,卻沒能抵擋住田小娥的一次勾引。
白孝文不僅和田小娥廝混在一起,還躲著抽大麻,搶舍飯,險些餓死。即便最後飛黃騰達,他也還是活成了一個人人唾棄的小人模樣。
白孝文,還只是在中國傳統封建教育理念中的一個縮影。在類似教育理念長大下的孩子,多多少少會有白孝文的影子。
他們表面上看起來“聽話懂事”,內心的慾望則被過度壓抑。等到某天“田小娥”類似的外界因素侵入,他們就會徹底丟掉自己“虛偽”的面紗,追求那些不曾擁有的“真實”慾望。
在《三體3》中,劉慈欣有一句十分經典的話:“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想必,說的也是一樣的道理。
“折騰”孩子擁有內在評價體系
使用內在評價體系的孩子,則對別人的評價不太在乎。他們做事情的唯一動力,來源於自己的內心,即格外相信自己的感覺。
巴菲特也曾說過,“尊重自己的感覺,是父親給我最寶貴的教誨”。因此,他才能做到“別人貪婪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最終成為了一頓午餐就要價數千萬成功人士。
可以說,巴菲特從小就是一個十分愛“折騰”,且擁有內在評價體系的孩子。
7歲時候,巴菲特便因為缺零花錢,而產生了賺錢的想法。但是他買不起書,便開始從圖書館裡偷書,第一本便是《賺一千美元的一千種方法》。
巴菲特從童年就開始專研一千種賺錢方法,並將其付之於行動。
最開始,他挨家挨戶賣可樂賣口香糖,之後又賣過各種報紙雜誌。即便很苦很累,可是小巴菲特從不抱怨。相反,他很享受於各種賺錢方法之中,從小便立志要當自己的老闆。
從經濟學專業畢業後,巴菲特又先後拜師於格雷厄姆和查理·芒格,學會了股票投資之道。之後,他先後投資華盛頓郵報、可口可樂等,成為了投資界的傳奇人物。
可是他並不滿足於人生止於此,在2006年,他宣布將大部分財產捐給基金會,引領了美國“富人捐款幫助窮人”的潮流。
巴菲特的一生,是十足“折騰”的一生,也是成功的一生。他的經驗告訴我們:別人越是對你說三道四,你便更要相信自己的感覺。活在自己的眼光裡,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比什麼都重要。
在我們身邊,從來都不缺“懂事聽話”的孩子,少的是“調皮折騰”的孩子。
與之相對應的是,前者往往活成了大家眼裡的“老好人”,而後者則成為了看似“命好”的人。
可是現實生活時,當一個“老好人”是很累很累的。他們為了維持自己的“好評”,在人際交往中會顯得十分敏感多疑,生怕失去哪一個人的信任,又生怕惹怒旁邊的任何一個人。
因此,他們會把真實的自我隱藏起來,盡量不去發洩自己的情緒,以避免得罪他人。我們甚至可以發現,這類人甚至沒有吵過一次架,說過一句髒話。
也或許,他們壓根就不會生氣,誰讓他們是如此“懂事”,只會站在別人立場考慮問題,卻忘記了自己最重要的感受呢。
在事業中,“懂事”的人也注定是跟隨者,只會人云亦云。“會折騰”的人才是開創者,引領一個又一個新潮流。
所以,太“懂事”沒用,“棍棒教育”培養出的大多數不是“周杰倫”,而是天性被壓抑而失足的“白孝文”。
只有學會“折騰”,敢於“折騰”,善於“折騰”,傾向於使用“內在評價體系”,才會活出一個真實的模樣。